设为首页   |

首页    文化专栏    瓦当——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

新闻中心

这是一个产品标题

创建时间:2015-08-11 00:00

 

瓦当既是绘画、工艺、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又是实用与美术相结合的艺术,在一些古建筑上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它不仅以典雅大方、宏伟壮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为精致的艺术品,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

周代人发明了瓦。西周中晚期周原(今陕西扶风)上的建筑已经有瓦当使用。战国时期,城市建筑业的日益发达,随之引起了砖瓦制陶工艺的发展

最初的瓦当是半圆形的,称半规瓦,秦代的瓦当由半圆发展为全圆形。而汉代,则流行用圆瓦当。图为燕 饕餮纹瓦当

瓦当又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据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瓦当是瓦的头端,瓦用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面,主要功能作用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在实用上,既便于屋顶漏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

秦汉时建筑装饰构件体现了中国雕塑艺术的成就,“秦砖汉瓦”是古代中国建筑构件上的艺术典范

秦代  动物纹瓦当

秦代  动物纹瓦当

瓦当最早始于西周,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这时的瓦当纹饰以动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鸿雁、鱼及变化的云纹。画面与写意相融,图案构思巧妙,有将画面一分为二、也有一分为四的,在对称中求变化,均衡自然,富于生气。

灰陶瓦当资格最老,也最普通,从西周到明清始终是瓦当中最主要的品种
图为汉代  “汉并天下”瓦当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汉代瓦当是在秦代瓦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与秦瓦当相比,汉代瓦当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更加丰富,制作也日趋规整,纹饰图案井然有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字瓦当的大量出现,不尽完善了瓦当艺术,同时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和研究范围,更加鲜明的反映当时社会经济、思想意识形态。总之,汉代瓦当以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时代特征之鲜明,文化内涵之丰富,把中国古代瓦当艺术推向了最高峰。

 

汉代 王莽时期流行的四神瓦当

汉代文字瓦当在中国古代瓦当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瓦当艺术走向全盛的标志。
图为汉代 “千秋万岁”瓦当  故宫博物院藏

每一个时代的创造物和艺术品都是其社会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风貌的反应。汉代是瓦当艺术登峰造极的时代,这是建立在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物质和精神所发展的基础之上。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西汉初年,经过了70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得到逐渐恢复,经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建筑方面也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西汉时期的宫室台榭之类建筑,在继承秦代基础上,规模更为壮丽宏大,已国都长安为中心的宫殿建筑,如长乐宫、未央宫、明光宫、北宫、桂宫、建章宫以及上林苑,各抱地势,连属成群,华丽豪奢,每处能容“千乘万骑”,可见当时建筑的规模之宏伟,建筑上必用瓦当以彰显皇家的气派与威严,这就为瓦当在汉代大放异彩奠定了广阔的发展基础。

莲花纹虽早在秦代就曾作为瓦当的装饰纹样,但数量不多,未形成主流,它在六朝时期迅速流行和久远的历史影响无疑是与当时佛教在中国的广泛影响有着重大关系。图为北魏 莲花纹瓦当

北魏  兽面瓦当

晋南北朝时期的瓦当当面较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南北朝时因受佛教的影响,瓦当花纹中出现忍冬纹和莲花纹,并出现兽面瓦当。从北魏开始,以莲花和兽面为主题图案的瓦当开始盛行。北魏晚期还出现一种图案较抽象化的莲花瓦当,其花心为莲蓬状。莲花瓦当和兽面瓦当从北魏开始逐渐代替了秦汉以来盛行的云纹瓦当,成为后来瓦当的主要类型。


唐代 羽人瓦当


唐代 莲花纹瓦当

 

瓦当艺术告别了战国、秦汉以来的辉煌,在政治、经济、文化相对繁荣的唐代形成了发展的一个小高峰。在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字瓦当几乎绝迹。由于唐时佛教影响进一步扩大,与中国主流文化日益融合,受到皇室的尊崇。莲花是佛教的圣物,以莲花为原形的艺术才会被广泛采用。莲花纹瓦当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到了唐代这种纹饰发展得相当成熟。大约唐代以后出现了琉璃瓦当。琉璃瓦当是在泥质瓦坯上施釉烧制而成的,颜色有青、绿、蓝、黄等多种,都是用于等级较高的建筑物。

 

明代  龙纹瓦当

 

故宫琉璃瓦当

 

从宋代开始,兽面瓦当渐渐取代了莲花瓦当,并传播到北方的契丹、女真和西夏,延续到元明清。早期的兽面较突出,宋、元时期的兽面上鬣髦甚多,纹理也较繁复。明清时宫殿建筑上用蟠龙纹瓦当。在宋元明清时期,个别建筑物上还使用了金属瓦当。金属瓦当有铸铁、黄铜和抹金的三个品种。

瓦当是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种类,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