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产品标题
Fonthill中文译名“丰山”或“放山”,是一座风景秀丽的田园小镇,位于英国西南部的威尔特郡。在欧洲瓷器艺术史家眼中,无论是威尔特郡神秘的“麦田怪圈”,还是难以解释的巨石阵,都不及这座小镇更吸引他们的注意。因为一件以此地命名的中国瓷器,已经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艺术瑰宝之一,而此件瓷器也被人们认为是有记载以来最早进入欧洲的中国瓷器,它便是元代青白釉开光花卉玉壶春瓶,如今更多人叫它“丰山瓶”。
元代青白釉开光花卉玉壶春瓶(丰山瓶)
爱尔兰国家博物馆藏
碧福(William Beckford),18世纪末著名收藏家。差不多每个从事博物馆行业的人,都会听说过这个名字。他继承了父亲丰厚的遗产后,游历欧洲,对艺术品的收藏近乎狂热,所收藏的艺术品种类众多。碧福居住的府第叫“丰山别墅”,来自中国的艺术品甚至摆满了一间屋子,后来人们把这间房叫做“中国房”。
碧福
如今的“丰山别墅”
丰山别墅内的“中国房”
在他不惜重金购得的不计其数的艺术品中,其中有件元代青白釉玉壶春瓶,瓶身四面堆贴菱花形串珠开光,内有镂雕花卉,是件流传有绪的中国文物,艺术史家叫这件青白瓷为“丰山瓶”。
元代青白釉开光花卉玉壶春瓶(丰山瓶)
爱尔兰国家博物馆藏
今天,“丰山瓶”收藏在爱尔兰国家博物馆。该馆在1882年6月以27镑7先令的代价,从佳士得拍卖公司够得这件瓷瓶。那场拍卖很出名,卖的是哈密尔顿公爵的遗物,哈密尔顿是碧福的女婿。1961年,V&A博物馆官员Arthur Lane认出这是碧福的旧藏,便进行追查,竟发现这件瓷瓶竟然是最早抵达欧洲,并曾在欧洲贵族中几经转手的中国瓷器。
爱尔兰国家博物馆
爱尔兰国家博物馆内部
中国瓷器被运至欧洲,并不始于元代,但丰山瓶不比其他,它不独有纪录可查,还有图像可以对号。丰山瓶到了欧洲后被添加了金属盖,流,把手和底座,变成了一件执壶。早在1713年前后,一位叫盖尼亚的法国贵族请画师绘制了水彩画,画师还将刻在金属配件上的章纹和法文铭文放大。这幅水彩画保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直到1897年才有文章发表.
以丰山瓶为基础制作的执壶(水彩画)
法国国家博物馆藏
丰山瓶绝不是中世纪唯一进入欧洲的中国瓷器,但却切实地见证了在那久远时代中欧之间的文化交流;而这一阶段进入欧洲的中国瓷器,其装饰手法也微妙的影响了中世纪甚至是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