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首页    文化专栏    青花瓷起源与钴蓝

新闻中心

这是一个产品标题

创建时间:2015-02-27 00:00

 

中国使用钴蓝的历史悠久。1950年以来,在河南、湖南、山东、陕西等地方曾多次从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墓葬中出土过各种类型的琉璃人造饰品。经过对它们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证明带绿色光泽人造珠的主要着色剂是铜,带蓝色光泽的主要着色剂是钴。春秋末河南固始县侯固堆出土的蜻蜓眼绿琉璃基体上,配有蓝白两种色调的琉璃。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了蓝琉璃珠。经过对这类琉璃珠作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蓝色琉璃的着色元素是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所发现的最早的钴蓝。

 

唐  蓝釉小罐

除以上两例外,在考古发掘中,还有如下与钴蓝相关的考古器物出土:湖北出土镶有钴蓝饰件的越王剑;江苏铜山县出土有钴蓝彩的东汉玉雕小兽;山西太原北朝墓中出土过一批蓝釉陶器。唐三彩更是集钴蓝运用之大成。唐三彩中的篮彩器对钴蓝单独运用于瓷胎绘画—对青花的起源有直接影响。在唐三彩中,含蓝彩之器比较珍贵,全蓝彩器则最为名贵。唐三彩的制胎原料有陶胎和高岭土两种。高岭土胎唐三彩的烧成温度在900℃,高岭土没有瓷化,所以它仍然是陶器,而唐青花是瓷器,烧成温度在1100℃以上。

仿明洪武  青花执壶

元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