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产品标题
磁州窑创烧于唐代,胜于北宋,断烧于明代,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窑。窑址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磁县观台镇镇西两千米的漳河两岸和彭城镇两个地区。磁州窑的烧瓷品种非常丰富,有白瓷、黑瓷、白釉绿斑、白釉划花、白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下黑彩划花、珍珠地划花、白釉红绿彩、低温铅釉三彩等十余种,其中对元青花影响最大的是釉下彩绘工艺的纹饰及布局。
北宋 磁州窑白釉釉下黑彩划花龙纹梅瓶
日本白鹤博物馆藏
釉下彩和剔划花工艺 磁州窑的釉下彩,有白地釉下黑彩、白地釉下酱彩、白地釉下黑彩划花、白地釉下酱彩划花、绿地釉下黑彩等。白地釉下黑彩是磁州窑的主要装饰手法,白地釉下黑彩划花是磁州窑最精美的产品。它的制作工艺是在成型的坯上,先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用细黑料绘纹样,再用尖状器在黑色纹样中剔划细线条,以表现龙纹的轮廓、花瓣叶筋、蝴蝶蝉翅的脉纹,剔去黑彩后,露出白色化妆土、再施透明釉,入窑烧制。它将瓷器生产中的胎装饰—刻划花,彩装饰—黑彩,釉装饰—施透明釉浑然于一器,使器物美轮美奂。元青花中也有刻绘相结合的装饰手法。例如,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于腹部饰四朵缠枝牡丹,牡丹纹是先用青料勾勒轮廓,然后划出花、叶之茎,再满填青料,刻划处由于青料堆聚而色深,使得花朵的叶茎更具美感。
元 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罐
上海博物馆藏
纹饰 磁州窑陈设器釉下彩纹饰的构图一般分主体纹饰与辅助纹饰。北宋磁州窑花卉纹罐的主题纹样为花卉,辅助纹样为弦纹、缠枝花卉纹、连续云雷纹和莲瓣纹。主体纹饰的题材方面,磁州窑对元青花的影响尤其大。磁州窑的主体纹饰主要有:人物纹,例如钓鱼图、婴戏图、高土图、人物故事图等;花卉纹,例如牡丹、莲、菊、葵、兰、梅、竹等;鸟兽图案,主要有龙、凤、鹿、马、熊、虎、狮等。这些纹饰大多数在元青花中都有表现。这其中当然有传统题材一脉相承的因素,但窑口之间的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
仿元青花四爱梅瓶
元贞出品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南宋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磁州窑的瓷艺直接影响了吉州窑,吉州窑又直接影响了元代湖田窑的元青花,故而磁州窑对元青花的影响也可以说是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