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产品标题
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托普卡帕宫则是奥斯曼帝国的老皇宫。因为奥斯曼帝国的末期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边上又修建了一座新皇宫,所以中国人习惯称托普卡帕宫为“老宫”。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将这座王宫改为博物馆,它在土耳其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故宫博物院。
托普卡帕宫里有中国以外唯一的大型中国瓷器历史收藏。宫内共藏有中国瓷器上万件,囊括了13-20世纪初中国出口到中东各国的瓷器。其中的精品要数元朝早期的青花瓷,据说产于1320-1360年间的元青花世界仅有200件保存完整,而托普卡帕宫就拥有40件。中国历史上外销西亚的各类瓷器,几乎在这里都能找到代表作。
当时奥斯曼帝国非常喜欢青花瓷,他们认为除了美观之外,还有有验毒的功能,类似中古代银器验毒。所以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不论宴会、庆典都选用青花瓷。上行下效,当时的整个贵族都以收藏和使用中国的青花瓷为荣。
土耳其是海上、陆路丝绸之路的交汇处,古代商人正是是通过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瓷器运输到土耳其。在漫长的运输过程中,为减少损耗,商人们还发明了一种有趣的包装方式。通过在盘子间撒土种豆、种麦子,待发芽后打捆,以减少摩擦、磕碰,才经受住了经过漫长的路程到达土耳其,大批量的瓷器则选择通过海路的运输方式。
这些藏品中元、明时期的瓷器有1354件,元朝时期生产的青花瓷器有40件,明朝早期的青花瓷有54件。这里珍藏的元代青花瓷器,在中国本土几乎是看不到的。这种外销的青花瓷器是用最好的原料制作,筛选最精的颜料绘制,由最好的窑工烧制出来的。代表了中国青花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
以前这些众多的中国瓷器就摆放在托普卡帕宫的厨房内供人参观欣赏,在2005年佳士得伦敦的拍卖场上,以相当于两吨黄金的价格成交了一件中国的元代青花大罐,这让拥有众多元明青花瓷的托普卡帕宫极为震撼,从此这些珍品便被博物馆严密地保护起来深藏不露,游人难见其踪影,成为了托普卡帕一个美丽的传说。
当地土耳其人久闻中国瓷器的大名,而那些亲眼目睹了托普卡帕宫珍藏的中国瓷器的人,更是对数百年前中国瓷器的做工之精美而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