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首页    文化专栏    涩白花青 • 元青花八大罐人物故事之西厢记

新闻中心

这是一个产品标题

创建时间:2014-10-29 00:00

 

元青花人物故事瓷是我国瓷器中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因其精湛的工艺以及所呈现的艺术性和历史价值,成为千年陶瓷史上无可替代的珍品。由于历史更迭、时代变迁等原因,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瓷器仅存八件,且都收藏于国外博物馆。

元青花西厢记焚香图罐,是现今发现的八件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罐中的一件,画面正中,几上设一香炉,旁边一女子躬身祭拜。两侧衬以雕栏、假山、花树,表现《西厢记》中崔莺莺“焚香拜月”的一幕。现被亚洲私人收藏,由于此罐被私人收藏,很少披露于众,因此关于此罐的新闻很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元青花西厢记焚香图罐上的人物故事。

元青花西厢记焚香图罐

亚洲私人收藏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中国传之久远的爱情故事,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戏曲《西厢记》剧照

元青花西厢记焚香图罐上所表达的故事被认为是崔莺莺“焚香拜月”的场景,其故事梗概为:

崔莺莺自幼有拜月的习惯,每逢月朗风清,她都要焚香拜月,这时张生偷偷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于是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西厢记》工笔画

《西厢记》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现摘选部分经典曲词供大家品赏。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闲寻方丈高僧语,闷对西厢皓月吟
怨不能,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宁。有一日柳遮花映,雾帐云屏,夜阑人静,海誓山盟。
咱人一事精,百事精;一无成,百无成。世间草木本无情,自古云:“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
一字字更长漏永,一声声衣宽带松。别恨离愁,变成一弄。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
好句有情怜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
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
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