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产品标题
釉
色
珐琅彩瓷器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
珐琅彩瓷的艺术风格适应皇室富贵华丽的装饰需求,较之于当时流行的斗彩、五彩瓷更具魅力,它一经问世就秘藏于皇宫内苑,专供皇室赏用。它盛于雍正、乾隆时,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
▲ 清 康熙 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高7.8cm,口径15cm,足径6cm。碗广口撇沿,口沿至腹部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碗内光素无纹饰。碗外以黄彩为地,以红、蓝、绿、粉、藕荷等色绘盛开的缠枝牡丹花纹。碗底蓝料方框内楷书“康熙御制” 双行四字印章款。属康熙珐琅彩瓷中的精品,造型端庄,画工严谨,色彩艳丽,制作技艺已十分成熟。康熙朝珐琅彩瓷器多以蓝、黄、紫红、松石绿等色为地,以各色珐琅料描绘各种花卉纹,其色彩、绘画、款式皆同于当时的铜胎画珐琅器。
艺术史学家高居翰(James Cahill)在《图说中国绘画史》一书中赞叹宋画之美:“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与艺术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们使用奇异的技巧,以达到恰当的绘画效果,但是他们从不纯以奇技感人;一种古典的自制力掌握了整个表现,不容流于滥情。艺术家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自然,以惊叹而敬畏的心情来回应自然。他们视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后世无可比拟的。” 宋画之美,是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文艺态度。宋人的画笔下,认真的对待一截枯木、一片残雪、一个船工、一段羁旅,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宋 赵佶 《梅花绣眼图》页
继承与融合 自成文艺范儿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影响了两宋艺术,使其呈现出理性克制之美。颜色、形状、质感的单纯素朴,是宋代的美学特征。白墙黑瓦、原木本色、单色釉瓷、水墨淡彩,“宋画惟理”,极简、不炫技,却表现精湛,形成了影响至今的雅致风尚。 元贞青花的珐琅彩瓷系列茶器,采用瓷胎画珐琅的传统工艺,以宋画的为创作灵感描绘而成。首先手工拉坯,经700-900℃素烧,施釉后经1310-1330℃釉烧成型。纹饰创意为宋画简化而来,画面以淡雅、精细为格调,全手工绘制,颜色釉料均为矿物颜料,由于各种矿物颜料所需温度不同,需780-830℃复烧多次方可成器。 器与画 之一 - 雪树寒禽图 南宋李迪《雪树寒禽图》上海博物馆 藏。立轴,绢本,设色,纵:115.7厘米,横:52.8厘米。工花鸟竹石、鹰鹘犬猫、耕牛山鸡,长于写生,间作山水小景。其画花鸟竹石,有生意而具佳趣。此图写竹叶覆雪,轻染薄雪的棘树上,栖息着一只伯劳。山坡以粗笔勾出,写一丛衰草,更添雪意。双钩写竹、树干,敷色渲染。雀鸟以没骨及钩勒相结合绘出,写实生动。是作者晚年的精心之作。 器与画 之二 - 果熟来禽图 南宋林椿,《果熟来禽图》页,故宫博物院藏。绢本,设色,纵26.9cm,横27.2cm。画家选取果木的一枝写秋景:寂静的山林木叶泛黄,沉甸甸的果实早已熟透却无人采摘,任由虫儿噬蚀。一只小鸟蓦然飞上枝头,打破了空间的宁静。忽而,它转颈回眸,振翅欲飞,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它是否被画面外更为诱人的景色所吸引呢?折枝画法发挥了小幅的特长,作者以活泼的形式突出表现了枝叶、果实的色彩和禽鸟的情态,大不盈尺却美仑美奂,在饱满丰硕的果实和小鸟怡然自得的鸣唱中,画外的情趣、诗意与画意相结合,加强了花鸟画借物抒情的目的,令人赏心。小鸟的动态用细劲柔和的笔致勾勒,蓬松的羽毛则以浑融的墨色晕染,木叶的枯萎、残损、锈斑,果子上被虫儿叮咬的痕迹都被一一描绘出来,可见画家从自然景致中“摄集花形鸟态”的高超的写生能力。在构图上删繁就简,明洁奇巧,既保持了画院花鸟画“要物形不改”状物精微的写实精神,又表现出作者蕴藉空灵的审美追求。 器与画 之三 - 疏荷沙鸟图 宋 《疏荷沙鸟图》页,无款印,故宫博物院藏。绢本,设色,纵25cm,横25.6cm。图中所绘残败的荷叶表明了时当秋日,荷塘的一角,一枝枯瘦的莲蓬横出画面,鹡鸰栖止于莲梗上,侧首注视着上方的一只小蜂,其凝神专注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莲梗两端的鹡鸰与莲蓬巧妙地平衡了画面,而鹡鸰目向小蜂的视线则带动观者的视线落于画面上方,这种布局使画面显得既稳定又生动。此图格调典雅,用笔精致,画风细腻,荷叶枯黄的斑点和细小的筋脉均描绘得一丝不苟。 器与画 之四 - 霜篠(xiǎo)寒雏图 宋 ,《霜篠寒雏图》页,无款,故宫博物院藏。绢本,设色,纵28.1cm,横28.7cm。鉴藏印钤“宋犖审定”。裱边题签:“宋人画霜篠寒雏”。5只文鸟集于枯棘上,姿势各异,神态如生。枯棘下的竹枝色黄叶疏,点明了瑟瑟秋意。画家将聚集4只文鸟的重心着落于画面中心偏左的位置,而将另一文鸟绘于右侧高处的棘枝上以分散重心,但它回眸向下的眼神与另外4只相呼应,如此布局使画面既错落有致而重心突出。文鸟的描绘先勾出轮廓,再用细劲的笔锋绘出羽毛,并施以淡墨、赭石等色,渲染出毛绒的质感;竹叶使用双钩笔法,然后渲染;竹竿采用白描法;荆棘则一笔画出,显得苍劲老到。《石渠宝笈》著录。
元贞青花的珐琅彩瓷系列茶器秉承了珐琅彩瓷质细润,画工精致,一改彩料凝重,色泽鲜艳的特点,润入了肃清淡雅的韵味。传统工艺,全手工拉胚绘画,原料为景德镇本地土配制,矿物质复合颜色料,多次复烧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