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首页    文化专栏    雀替 | 无雀替不成中华建筑

新闻中心

这是一个产品标题

创建时间:2015-11-12 03:31


雀替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用于梁或阑额与柱的交接处的木构件。在中华建筑中,所有雀替都油漆或雕刻得很华丽,给人印象很深,大有无雀替不成中华建筑之感。




雀替,形似双翼附于柱头两侧,功能上有增加额枋榫子所受剪力及减少梁枋跨距的作用,同时也合理的解决了柱头部分的装饰问题。大多数雀替形制上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对称出现,或彩绘,或雕刻,好像一对对翅膀在笔直的柱子上端舒展、张扬。




雀替,是清式的名称,它在宋《营造法式》中叫绰幕,“雀”是绰幕的“绰”字,至清代讹转为“雀”,“替”则是替木的意思,雀替很可能是由替木演变而来的。也有为防止燕雀入堂作窝,而以此代替故名之说。 它的雏形最早见诸于北魏云冈石窟。




在漫长的中华建筑史中,雀替是一种成熟较晚的构件和制式。虽然,它的雏形可见诸於北魏,但是到了宋代,还未正式成为一种重要的构件。明代之后雀替才大量运用,并且在构图上得到不断的发展。清代进入了鼎盛时期,普遍用在外檐阑额下,尤其是它的柱头装饰作用,致使清代的柱头与梁额交角的地方,雀替似乎成为不可或缺的构件。




由于所在位置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要求,自然就出现了形式和风格各异的雀替了。按其形式,基本上可分七类:大雀替、雀替、小雀替、龙门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和花牙子雀替等。



雀替的制作材料主要是木质,偶有石质和砖雕。木雕雀替选材极为讲究,多以檀、楠、银杏、香梓等木材为原料,用整块木头雕成。雕刻技法集深浅浮雕、镂雕、圆雕之大成。雀替的雕刻题材十分广泛,主要有祥瑞的动物,人物题材。常见的动物以龙、凤、狮子、大象、梅花鹿、麒麟、牛、马等为代表,杂以花草,以传统吉祥图案来表现寓意。



雀替的艺术表现力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比如商贾、土财主、暴发户等,其住宅的雀替雕刻表现一般较为直白,用意开门见山;而状元、进士、秀才、儒商等的府第,其雕刻往往文化品位较高,人物与动物画面构思巧妙,典雅含蓄,耐人寻味。 



雀替的位置总在一目了然间,或写实,或写意,风格多样;或精致细腻,或粗犷豪放,神态万千。每每望去都会令人有不同的欣赏和感悟,像一双的翅膀承载着先人们一代一代的梦想。